从小腿的变化看脾胃问题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医师李佩芳□主任任顺平中医认为,脾主运化、主统血、主四肢肌肉,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 脾的正气是否充足,在小腿上往往有直观反映。
脾胃健运,则肌肉丰满、壮实,四肢强劲有力;脾失健运,则肌肉瘦削,甚或痿废。
日常生活中,有些病人小腿变细,有些变粗,有些下肢软弱无力,有些下肢发凉,有些下肢关节僵硬,还有一部分人皮肤灼热,这些现象都有哪些健康警示呢小腿变细,肌肉萎缩。
脾胃的运化功能障碍,必致肌肉瘦削。 《黄帝内经》曾提出治痿独取阳明,意思是说,治疗肌肉萎缩的疾病,从健脾胃着手,或者通过针刺阳明经的穴位进行治疗。
阳明胃经多气多血,主润宗筋,故可取阳明胃经穴位以疏通经络,濡养宗筋,增强肌力。 小腿变粗,肌肉松软。
脾主运化水湿,脾虚水湿不得运化,水湿之邪阻滞经络,下注于四肢,出现四肢水肿,小腿变粗,肌肉松软无力,也有部分病人出现四肢肌肉麻木,极大影响生活质量。
小腿柔软,下肢酸困无力。
脾主四肢肌肉,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气血生化乏源,导致气血亏虚,不能濡养下肢肌肉,最终出现小腿柔软,酸困无力。 小腿冰凉。 出现这种情况提示脾阳亏虚,脾阳虚不能温煦四肢肌肉,所以出现小腿温度低,严重者还会出现全身怕冷的表现。 进一步发展女性会出现白带增多、宫寒不孕,男科阳痿早泄等。 小腿僵硬、疼痛。 这种情况也和脾气亏虚有关,中医五行讲脾属土,土克水,脾虚日久病及肾水,出现脾肾阳虚,如果遇到天气寒冷,或感受寒邪,寒凝络痹,就会出现小腿僵硬、疼痛的情况。
日久会导致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 小腿皮肤温度升高。
这种情况和脾阳有关,即中医常说的真寒假热现象。 也就是说本质为脾阳虚,自觉皮肤温度升高是假象,出现了虚阳外越的表现。
这时应该采取温脾阳的治疗方法,而不是清热泻火。 脾经经络循行经过小腿,进入腹部,属脾络胃。
因此,小腿的变化及病症,往往提示脾出现了问题。 调理脾胃,最简便的方法是从饮食和保健两方面做起。
1.饮食宜温、懂节制。 脾胃喜温恶寒,日常要多吃一些温性食物,比如羊肉、韭菜、南瓜、生姜、大枣、山药等,尽量少吃或不吃生冷食物。 吃饭七分饱,不可暴饮暴食,同时少吃甜食和辛辣食物。 2.按摩两穴。 足三里为保健要穴,梁丘为治疗胃痛要穴,它们都分布于小腿,每天应各按揉50~100次。 以上方法持续一段时间,若脾胃功能没有改善,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理中丸、健脾丸调理。
▲。